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七一前夕我校一批先进党组织和个人获表彰

为进一步表彰先进,树立典型,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6月28日上午9:00,北京高校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表彰大会在市教委召开,我校共有2个先进党组织、4名优秀共产党员和1名优秀党务工作者获得表彰。我校以视频会议形式参会,会后召开小型座谈会,获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作简短发言,表示将继续加强党性修养、品格陶冶,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踏实严谨,全心全意,奋斗在服务群众的最前沿。校党委书记呼文亮、校长饶毅、校党委副书记冯喜春、校党委常委、副校长管仲军、校党委副书记刘芳、副校长王松灵院士、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曹文军、校党委常委、纪委书记侯瑾、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孙力光出席会议。

表彰大会首都医科大学分会场

 

急诊骨干 白衣逆行

宣武医院急诊科护师王长亮被授予“北京高校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的急诊科护师王长亮在急诊临床和教学的第一线已经奋斗14年了。本次疫情中,在坚守武汉的65个日夜里,他冲锋在前、忘我拼搏,用最过硬的护理专业技术和爱心服务患者,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初心”,担当了白衣天使的“使命”,为首都高校和医疗卫生行业争得了荣誉。2020年3月,因为在支援武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工作中做出重大贡献,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为王长亮记功。

14年来,他始终把患者的需要作为自己的临床与教学工作的方向,逐渐成长为护理骨干。急诊科作为临床一线的最前线,面临着很多急难险重的情况。在有困难、有危险时,他始终冲锋在前、任劳任怨、能胜任多个岗位的工作。他的细心与认真、爱心与奉献,获得了危重症患者和家属的广泛好评。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2020年1月27日,在35岁生日当天,他主动请缨参加援鄂医疗队,迅速交接完工作,没顾得脱下工作服,就赶去集合,并于1月28日凌晨随医疗队到达武汉。

在武汉抗“疫”一线,王长亮积极参与病房各种基础与临床护理工作,从留置针穿刺、动脉血采集,到患者打开水、在床边送饭,常常几小时不吃不喝。他积极参与救治,悉心照料患者,小心谨慎。在武汉的65天里,王长亮一直坚守在临床一线,在最危险、最需要的地方奉献着自己的力量。

王长亮在工作中给予了患者无微不至的人文关怀,积极做好患者心理护理。给患者比划一个大拇指,送一杯水,拍一拍肩膀,讲北京的美景美食,聊家常……王长亮总是在这些细节之处尊重和鼓励患者,给他们提供支持,给他们带来温暖和希望。

王长亮注重防护意识,常监督提醒同组护士注意防护细节,提醒同事各项操作一定要慢下来,做咽拭子采集时不要直对着患者,以免被病毒直接扫射。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王长亮还积极配合梳理病区工作制度、护理工作流程,为科学、规范治病救人,保护医务人员的安全奉献自己的力量。

作为医疗队物资组的一员,他还主动帮助清点、搬运后勤物资,协助物资组长完成物资转运及分配,做好医疗队生活和防护物资的保证工作。他踏实肯干、用心付出、任劳任怨,在抗击疫情的最前线实现着自己的价值,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先锋模范冲在前 战斗堡垒讲奉献

宣武医院心脏内科副主任医师王艳玲被授予“北京高校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争做抗疫战斗排头兵,将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落实在实际工作中”,是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心脏内科副主任医师、宣武医院援小汤山医院医疗队队长、临时党支部书记王艳玲一直在践行的事情。她坚守临床一线近15年,对党忠诚,在工作中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始终把全心全意服务于患者放在首位,年诊治心脏重症患者500余例,门诊患者4500余例,擅长心血管疾病危重症的诊断与抢救治疗,在心力衰竭、心肌梗死、高血压、多脏器功能衰竭的临床诊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

她临床、教学和科研并重,发表多篇SCI及核心期刊论文,参与编写《心脏病学实践2010》,入选医院2014年度英才培养计划,并获得2015年度首都医科大学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1项,并带教大量住院医师。同时,她还担任中国老年心脏危重症联盟秘书长、北京市医师协会高血压分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老年医学会高血压分会青委会青年委员。

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工作中,她率领宣武医院援小汤山医院医疗队65名队员勇敢逆行,在小汤山定点医院奋战65天,转战3个病区,组建3支团队,为筛查境外回京人员及救治确诊新冠肺炎患者作出贡献。同时,她兼任临时党支部书记,为队员提供工作、生活、学习等各方面帮助,凝聚思想,汇聚力量,充分发挥了临时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她带领队员们打造了人员及设施完备、标准的现代化传染病隔离病房的B3病区。3月16日,为抗击输入性新冠肺炎疫情,她又被任命为战备病区9-10栋病区主任,再次组建医护团队,打响战斗第一枪,为后续开诊病区积累经验。

她严抓医疗质量,绘制详细的筛查人员转归流程图,进行全员培训,做到不漏诊、不让人员滞留;全力保障医护人员安全,设立了穿脱防护服质量监督岗制度,确保医护零感染。截至4月14日,小汤山医院整个战备病区共筛查2185例旅客,其中王艳玲所在的9-10栋病区共筛查649例,为五个病区之首。

她重视团队建设,挖掘并宣传了医疗队员中榜样人物事迹,组织进行了以“争做抗疫战斗排头兵,将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落实在实际工作中”为主题的微党课宣讲活动。

3月26日,因疫情防控需要,王艳玲再次返回B3病区担任主任,授命组建第三支团队,收治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她把大家凝聚在一起,快速磨合,迅速进入角色,发挥各自专业优势,提高治愈率,降低风险。

 

教学为本 服务社会

公共卫生学院王亚东教授被授予“北京高校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以长期从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教学与科研的优势,助力疫情分析与研判,这就是现任首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王亚东一直在做的事情。他积极为政府有效抗击疫情出谋划策,为加强北京市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和人才培养做出突出贡献。

他热爱教书育人事业,从教20余载,一直将上好每一节课作为自身的基本守则,将做一名好老师作为一生的追求。尽管承担的课程讲过无数遍,但他仍旧会在每次上课前认真备课,从未出现过教学差错或事故。

在成为高校老师之前,王亚东从事了十年的世界银行贷款卫生项目管理工作。长期的工作实践使他认识到,现代卫生项目管理知识与技能是构成公共卫生与卫生管理专业学生知识体系的重要内容,此后他申报并作为主编出版了第一版国家卫健委规划教材---《卫生项目管理》。长期的教学积累,使他获得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并被授予首都医科大学优秀老师、优秀导师等光荣称号。

2003年的非典疫情,王亚东参与到抗击非典的第一线,从事疫情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工作。他认识到卫生应急管理和急救医疗服务管理的重要性,并在此后承担了863计划和公益性行业基金支持的研究项目。其中,6项研究成果被国家卫健委采纳,为相关卫生政策的形成提供决策依据。

针对北京市急救医疗服务中存在的问题,王亚东从2008年起开展“北京市院前医疗急救服务”立法研究,研究成果形成了3本专著,成为市卫健委、法制办、市人大开展立法论证的重要依据,为最终颁布《北京市院前急救医疗服务条例》提供了科学依据。

他借鉴国外突发事件应急领域的先进思路和方法,开展了以“情景构建”为基础的北京市重大传染病疫情应对计划研究,多项研究成果被政府采纳,成为北京市卫生政策形成的参考依据。

本次新冠疫情暴发以后,他主动参加社区的党员志愿者活动,从专业角度指出社区防控的薄弱环节,提出打开单元大门,减少通过门握手接触传播的可能性,建议被社区领导采纳。

作为卫生应急专业人员,他参与国家卫健委专家组(体改司)疾控局、应急办、中国医师协会等多个部门的专题研讨会,参与新冠疫情防控相关的专题,为国家疫情防控出谋划策;作为北京市教委新冠肺炎防控专家组成员,他多次参与北京市教委关于教育系统新冠肺炎防控工作研讨,为加强新冠的校园防控建言献策。

 

防疫战疫 奋斗有我 事事关心

学生部(处)副部(处)长、武装部副部长马宁被授予“北京高校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首都医科大学学生部(处)副部(处)长、武装部副部长马宁坚持奋斗在岗位上已经18年了。在日常生活中,他积极主动帮助青年辅导员、青年学生成长和进步,密切联系学生,团结关心学生,真心服务学生,得到学校师生党员的广泛认可和好评。

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他负责带领366名师生参与到“不忘初心”方阵的演练当中。近60个日日夜夜,先后79次训练,徒步50公里,训练562小时。训练场上的他总是充满自信与微笑,解决每一位同学的困难,克服每一个训练的难题。国庆当天,全体师生以彭湃激昂的爱国情怀、自由欢愉的青春风貌走过天安门,光荣地接受了党和人民的检阅。

他开展困难学生走访慰问活动,7年里,京内累计走访89名学生,累计6000余公里;京外自2017年至今,累计走访51名学生,足迹遍布陕西、河南、贵州、新疆等10个省。

疫情期间,他于2020年除夕临危受命投入学校抗疫一线。摸清湖北籍学生情况,建立京外学生台账,组建信息报送小组,填报学生健康情况,制定延期开学期间工作预案,坚决落实好学生“不离家、不返京、不返校”的工作要求。正月初四父亲脑梗,出现语言丧失情况;正月初六,爱人投入医院抗疫一线。这期间白天带七旬老父亲看病,夜里独自照看一岁半女儿。再难再苦,他也没向组织提出任何困难,此时仍奋战于学校抗疫一线。

疫情期间,他创新性地将抗疫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提出“网络教育不间断、思想教育不断线”的工作理念。组织“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线上主题教育,征集征文113篇,漫画61幅,坚定了师生抗疫信心,讴歌了最美“逆行”的一线医务工作者。他负责的学生处官方微信平台,推送抗疫主题相关图文35篇,点击量超过55000余次。

为帮助经济困难学生渡过疫情难关,他第一时间为学生开通政策服务、心理咨询热线,制定《疫情期间本专科学生一次性困难补助管理办法》。目前共发放困难补助50余人,补助金额近20万元。学校的资助工作受到教育部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和北京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的高度评价,并在官方微信给予报道。

 

勇往直前 做组织的急先锋

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党总支副书记薄雪峰被授予“北京高校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

首都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副教授薄雪峰,从事高校党务工作近5年,是深得师生信赖和认可的好党员、好干部。

自担任学院党总支副书记以来,她积极探索新形势下高校学工工作的新思路和新方法,摸索出一套对大学生进行分年级层次、有专业特色、全过程覆盖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同时,通过组织红色“1+1”党支部共建等丰富多彩的党团活动,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大学全程,引领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身为“双肩挑”干部,她还承担教学和科研工作,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承担多项教育教学课题和科研项目,发表德育、教学、科研文章27篇,学生网络评教连年保持95分以上。

担任生物医学仪器学系副主任期间,分管教学管理工作,配合系主任制定了多项规章制度,规范教学管理,加强学系文化建设。

2019年薄雪峰同志作为社区在职党员典型入选中共北京市委组织部选编的《北京市党建引领“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改革“双报到”工作案例》。2019年参加北京市第十四次妇女代表大会,她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和体会,提交健全家庭教育社会支撑体系的议案,为北京市妇女儿童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她始终以学校的大局为重,2019年暑假,正值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群众方阵训练的时期,父亲突然病重、女儿也接连生病,她克服困难、坚持训练,并圆满完成全体参训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2020年春节前夕,新冠病毒防控阻击战役的号角刚刚吹响,她带领10位专兼职的学工教师迅速摸排掌握全院300多名学生的详细情况,在学校启用统一的疫情填报平台之前,设计科学、合理、便捷的疫情防控填报方式。她关注大家的学业需求、就业毕业实际问题和生活困难,给身处疫区的学生送去温暖和帮助,每天坚守在疫情防控的学生信息上报岗位,及时开展心理疏导。在“停课不停学”的新式学期开学前一周,她主动为各门课程的师生之间建立网络联系,同时开展线上思政教育,积极传递正能量,引导学生学习医务工作者奋战抗疫一线的先进事迹和感人故事。

 

不忘初心 从严从实 引领医院发展

宣武医院党委被授予“北京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党委,下设5个党总支、41个党支部,共有党员1535人,职工3863人。在疫情防控初期,党委就发布了《众志成城,共克时艰,为抗击疫情贡献宣医力量!》倡议书,号召全院党员、职工全力抓好疫情防控。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疫情防控,提出确保医务人员“零感染”的目标,宣传医院抗击疫情期间的重点工作和感人事迹;认真做好上级划拨的20万元专项党费的分配,用于支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并组织开展支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自愿捐款,收到各党总支、支部1308名党员和469名群众的捐款共计319408.38元。

为助力疫情防控工作,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陆续派出14批85人次支援武汉、地坛医院、小汤山医院等,及时制定了《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外派医疗队临时党支部的工作规范》,并在日常工作中与临时党支部密切联系、加强指导。援鄂医疗队12位队员在武汉奋斗65天,国家卫健委专家组成员姜利在武汉奋战94天,无私奉献、顽强拼搏、不辱使命。宣武医院在抗击疫情过程中做到了医务人员“零感染”,并在抗击疫情中贡献了力量、展示了风采。

近年来,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部署,全力落实北京市委决策,做好宣武医院雄安院区的规划和建设,2019年9月已开工。成立京津冀脑血管病精准医学协作中心,坚决落实“医改”举措。在国内,顺利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医疗保障等重要任务,并在援藏、援疆、人才京郊行、突发事件急救、“共铸中国心”大型公益项目等任务中表现出色。

近年来,医院连续获得国家卫生计生委全国高级卒中中心综合百强第一名;医院绩效考核连续2年位列市属医院系统第一名。医院医疗、教学、科研等各方面工作取得显著成绩,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医院先后获评为2015-2017年度 “北京榜样”、“首都十大健康卫士”等先进集体和人物。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党委带领医院各支部和广大党员担当使命,顽强拼搏,不断践行“诚、勤、严、精”的宣医精神,完成了新时期多项重大任务,实现了医院的创新发展,为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作出了巨大贡献。

 

把握学生特点 注重文化建设 建立思想堡垒

基础医学院本科学生党支部被授予“北京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首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本科学生党支部覆盖学院本科生11个专业、56个行政班集体的1944名学生。现有正式党员11名,预备党员36名,入党积极分子429名。作为以学生为主体的基层党组织,支部注重以规范化建设促党性提升,发挥政治功能。

国庆70周年系列活动中,支部有16名党员,经过层层筛选,参与到国庆游行、合唱、广场联欢及志愿活动中,并担任中队长、小队长等骨干岗位,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2人被北京市评为“先进个人”。

抗击疫情期间,党员充分发挥骨干作用,协助学院摸情况、亮底线,组织云端学习及班级活动;5名党员参与到北京市复工复产专项志愿活动中,发挥专业优势;支部汇集党员心得,制作了党刊《抗“疫”特刊》,带领同学们上好这一堂深刻的思想政治主题教育课;党员带头,动员全体学生参与学院爱心募捐,短短一天时间,筹得近12万元,助力武汉。

作为医学院校,支部始终强调以专业思想教育为纽带,将思想教育与职业教育、党性修养与社会责任相统一,以“健康中国”战略为引领,突出实践育人,树立标杆形象,发挥先锋作用。关注社区健康素养,制作并发放《健康素养66条》海报、禁烟控酒知识手册等宣传材料;组织社区运动会,传递健康理念,服务居民1000余人次。

他们关注青少年群体,走进小学开展健康宣讲和口腔检查,提升健康意识。关注弱势群体。邀请罕见病病人走进校园,开展“真人图书馆”分享交流活动;聚焦职业病患,开展尘肺病校园宣传体验活动。关注贫困地区,利用暑期,支部牵头赴辽宁省、陕西省贫困乡镇进行健康调研,针对当地常见病,开展了义诊、血压血糖测量、口腔普查与宣讲等多项健康服务,获评2018年首都大中专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

《医心向党》党刊已坚持刊印12年,凝聚思想,振奋精神;“基础青年红色种子”公众平台分享党识时事,展示支部风采,仅2019年推送124篇,阅读量达11438人次;十九大期间,利用微信平台,线上开展“喜迎十九大•看家乡今朝”分享,受到了同学们的一致好评,结合学院解剖绘图大赛;组织参加阅读亭“红色旋律”诵读大赛,激励学生党员明身份、悟初心、立使命、长才干、促成长。

基础医学院本科学生党支部带领学生党员守初心,铭使命,把自己的成才梦、青春梦融入了伟大的中国梦。

 

这些重实干、重实绩、敢担当、善作为的党员干部,正是我们党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坚强保证。他们的先进事迹,激励全校广大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提升政治素养,锤炼过硬本领,在抓好疫情防控、服务国家和首都建设中再建新功。

TOP